吉林查干湖濕地植物對農田退水凈化技術的研究
成果簡介
《吉林查干湖濕地植物對農田退水凈化技術的研究》成果與《沙化鹽堿化濕地植被生態恢復技術研究》、《黑斑蛙人工繁育放養技術的研究》成果是為濕地植被恢復、生態建設及濕地病蟲害防治、有機稻米生產、珍惜瀕危動植物保護提供科技支撐的配套技術匯總,現已在吉林省大安牛心套保濕地公園、吉林波羅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進行了科技成果技術轉化,已收回了吉林省科學技術廳、白城市科學技術局投入的前期科技支撐資金,正在推廣應用中完善、續研提高:
“吉林查干湖濕地植物對農田退水凈化技術的研究”是吉林省科學技術廳計劃項目,合同編號:20150204051sf;完成時間: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6月8日通過吉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專家驗收,驗收證書編號:吉科驗字【2018】第1011號;2018年7月30日經吉林省科學技術廳批準確認登記為吉林省科技成果,證書號碼2018308。
“沙化鹽堿化濕地植被生態恢復技術研究” 是吉林省科學技術廳計劃項目,合同編號:20100428,研究時間為: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2014年經吉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鑒定,“達國際先進水平”,鑒定證書編號:吉科驗(鑒)字【2014】第0196號,成果證書號:2014385;2015年10月22日獲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編號:2015J3S054。
“黑斑蛙人工繁育放養技術的研究” 是吉林省白城市科學技術局計劃項目,合同編號:20070214;研究時間為: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2010年11月17日經吉林省白城市科學技術局組織專家鑒定,“達國內領先水平”,鑒定證書編號:鑒字【2010】第03號,經吉林省科學技術廳批準確認登記為吉林省科技成果,證書號碼:2011302;2018年12月26日獲長白山林業科技創新二等獎,證書編號:20180121501。
“吉林查干湖濕地植物對農田退水凈化技術的研究”是吉林省科學技術廳計劃項目,合同編號:20150204051sf;完成時間: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6月8日通過吉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專家驗收,驗收證書編號:吉科驗字【2018】第1011號;2018年7月30日經吉林省科學技術廳批準確認登記為吉林省科技成果,證書號碼2018308。
“沙化鹽堿化濕地植被生態恢復技術研究” 是吉林省科學技術廳計劃項目,合同編號:20100428,研究時間為: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2014年經吉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鑒定,“達國際先進水平”,鑒定證書編號:吉科驗(鑒)字【2014】第0196號,成果證書號:2014385;2015年10月22日獲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編號:2015J3S054。
“黑斑蛙人工繁育放養技術的研究” 是吉林省白城市科學技術局計劃項目,合同編號:20070214;研究時間為: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2010年11月17日經吉林省白城市科學技術局組織專家鑒定,“達國內領先水平”,鑒定證書編號:鑒字【2010】第03號,經吉林省科學技術廳批準確認登記為吉林省科技成果,證書號碼:2011302;2018年12月26日獲長白山林業科技創新二等獎,證書編號:20180121501。
技術狀況
創新性
獨占性
盈利性
持續性
先進性
成熟度
《吉林查干湖濕地植物對農田退水凈化技術的研究》項目,通過對吉林查干湖濕地植物對農田退水凈化的研究,探討了濕地植物對各種污染源(因子)的凈化效果,揭示(探討)了濕地植物對農田退市的凈化機理,研究出適合不同水深濕地的農田退水植物凈化模式及對應的修正模型;
《沙化鹽堿化濕地植被生態恢復技術研究》項目:提出了適合立地條件、生態環境、濕地功能恢復需求—“適地適態適需”的濕地植被恢復理念,開發出 “退化濕地植被恢復技術查詢系統”1套,篩選出適合濕地恢復、凈化、綠化等植被恢復需求的植物40于種。
《黑斑蛙人工繁育放養技術的研究》成果研究出一整套黑斑蛙濕地人工繁育放養技術,攻克了黑斑蛙人工養殖成活率低,養殖成本高,產品質量下降等技術難題,為濕地病蟲防控、黑斑蛙人工養殖、有機稻田防蟲、滅蟲提供科技保障。
《沙化鹽堿化濕地植被生態恢復技術研究》項目:提出了適合立地條件、生態環境、濕地功能恢復需求—“適地適態適需”的濕地植被恢復理念,開發出 “退化濕地植被恢復技術查詢系統”1套,篩選出適合濕地恢復、凈化、綠化等植被恢復需求的植物40于種。
《黑斑蛙人工繁育放養技術的研究》成果研究出一整套黑斑蛙濕地人工繁育放養技術,攻克了黑斑蛙人工養殖成活率低,養殖成本高,產品質量下降等技術難題,為濕地病蟲防控、黑斑蛙人工養殖、有機稻田防蟲、滅蟲提供科技保障。
市場狀況
市場分析
商業模式
營銷狀況
松嫩流域急需保護、恢復的退化濕地上百萬公頃,研究成果針對各種退化濕地類型,研究出對應的保護、恢復、開發技術,應用模型,具有關闊的推廣空間。
濕地放養黑斑蛙,解決了人工養殖密度過大,疾病頻發,成活率低等難題;既降低養殖成本,提高商品蛙質量;又防控濕地蟲災,改善濕地生態壞境。
試驗研究,在濕地規模放養黑斑蛙每公頃純收入10萬元(試驗值:13440元/畝)以上,吉林省西部有天然濕地上百萬公頃,開發放養萬分之一,每年可有千萬元以上的純收入;吉林省西部天然濕地、稻田濕地合計2百多萬公頃(2014年統計:稻田122萬公頃),進行綠色生態放養,每10平方米產成品蛙一只,放養1%的濕地,放養面積在2萬公頃以上,每年可產商品蛙2000多萬只,每只盈利1.49元(試驗盈利1.493元/只),可有近3000萬元的增值;從而帶動、推動有機稻米產業、黑斑蛙人工繁育產業等的發展,經濟效益顯著。
濕地放養黑斑蛙,解決了人工養殖密度過大,疾病頻發,成活率低等難題;既降低養殖成本,提高商品蛙質量;又防控濕地蟲災,改善濕地生態壞境。
試驗研究,在濕地規模放養黑斑蛙每公頃純收入10萬元(試驗值:13440元/畝)以上,吉林省西部有天然濕地上百萬公頃,開發放養萬分之一,每年可有千萬元以上的純收入;吉林省西部天然濕地、稻田濕地合計2百多萬公頃(2014年統計:稻田122萬公頃),進行綠色生態放養,每10平方米產成品蛙一只,放養1%的濕地,放養面積在2萬公頃以上,每年可產商品蛙2000多萬只,每只盈利1.49元(試驗盈利1.493元/只),可有近3000萬元的增值;從而帶動、推動有機稻米產業、黑斑蛙人工繁育產業等的發展,經濟效益顯著。
轉化需求狀況
擬采取的轉化方式:
技術轉讓;技術入股
資金需求額:
根據市場需求,收取總投資(10-20)%資金作為技術轉讓費。
應用推廣已投入情況:
在吉林省農安、大安濕地進行成果轉化、技術支撐,支撐項目資金合計:110萬元,獲得技術轉讓費:22萬元。
融資用途:
技術咨詢、繼續研發費用
管理團隊狀況
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管理結構
財務狀況
評價機構
評價意見
評價機構:
吉林省科學技術廳、白城市科學技術局組織的專家鑒定(驗收)組,電話:0431-89101523、0436-5088816
評價方式:
驗收
評價日期:
2018年6月8日
推薦單位
- 單位名稱:
- 吉林省科學技術廳
完成單位
- 單位名稱:
- 白城市林業科學技術研究院
- 單位性質:
- 科研院所
聯系方式
- 聯系電話:
- 010 - 64444088
- 電子郵件:
- cgdj@tech110.cn
所屬領域
- 所屬新興產業領域:
- 生物
- 所屬高新技術領域:
- 環境保護
微信公眾號
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