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統計分析 >> 地方成果統計區(qū)
2016年度青海省科技成果統計分析報告
2016年,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在廳黨組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優(yōu)化、簡化登記流程,采用多方式、多渠道登記,登記數量穩(wěn)步提高。截止2016年10月31日,全省共登記各類科技成果470項,登記數量達到歷史最高。現將成果登記總體情況做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況
(一)成果數量
2016年度全省共登記科技成果470項,較上年增長5.6%。從2012至2016年,科技成果登記數量五年增長明顯,如下圖1所示。
(二)成果類別
470項科技成果中,如下圖2所示,應用技術成果365項,占77.66%;基礎理論成果80項,占17.02%;軟科學成果25項,占5.32%,后兩類成果較上年增長明顯。
(三)評價方式
如下表1,470項科技成果中,鑒定項目共268項(占57.02%);驗收項目迅速增長,達71項(占15.10%);評審項目55項(占11.70%);行業(yè)準入成果76項(占16.17%),行業(yè)準入類成果均為經青海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的地方標準項目和經青海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品種項目。
表1 2016年與2015年科技成果評價方式統計表
成果評價 方式 |
2016年 |
2015年 |
||
成果數(項) |
占比(%) |
成果數(項) |
占比(%) |
|
鑒定 |
268 |
57.02 |
271 |
60.9 |
驗收 |
71 |
15.10 |
62 |
13.93 |
評審 |
55 |
11.70 |
46 |
10.34 |
行業(yè)準入 |
76 |
16.17 |
66 |
14.83 |
(四)成果來源
470項科技成果中,地方計劃仍為主要來源,達到165項,占35.11%;自選項目119項,占25.32%;國家科技計劃22項(科技支撐計劃6項、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資金2項、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1項、自然科學基金6項、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1項、星火計劃4項、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1項、其他1項),占4.68%;部門計劃7項,占1.49%;國際合作8項,占1.70%;橫向委托7項,占1.49%;部門基金1項;其他廳局計劃成果141項,占30.00%。(見圖3)
其中,我廳下達的項目登記173項成果,進一步按照廳處室進行劃分,按照成果數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政策法規(guī)與基礎研究處81項,農村科技處(包含農社未分成果)48項,高新技術發(fā)展及產業(yè)化處25項,計劃財務處8項,國際合作辦公室8項,農村牧區(qū)能源辦公室3項。(見表2)
表2 2016年地方計劃成果來源分布
成果來源 |
登記數量(項) |
占比(%) |
政策法規(guī)與基礎研究處 |
81 |
17.23 |
農村科技處 (包括農社未分項目) |
48 |
10.21 |
高新技術發(fā)展及產業(yè)化處 |
25 |
5.32 |
計劃財務處 |
8 |
1.70 |
國際合作辦公室 |
8 |
1.70 |
農村牧區(qū)能源辦公室 |
3 |
0.64 |
合計 |
173 |
36.80 |
(五)完成單位
470項科技成果中,企業(yè)居成果完成主體的首位,達125項(其中科研轉制型企業(yè)完成11項),占26.60%;醫(yī)療機構完成101項,占21.49%;獨立科研機構完成100項,占21.28%;大專院校完成80項,占17.02%;其它單位(各類事業(yè)單位)完成75項,占15.96%。(見圖4)
(六)成果水平
470項科技成果中,國內領先及以上水平的共225項,占47.87%。圖5可以看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成果13項,占2.77%;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51項,占10.85%;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成果161項,占34.26%,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成果138項,占29.36%;國內一般水平的成果16項,占3.40%;未評價水平(主要為行業(yè)準入類成果)91項,占19.36%。
(七)完成人員
470項科技成果中,參與項目研究的科研人員共6188人次,平均每個項目13名科研工作者。
從學歷構成來看,圖6表明,我省的科技工作者隊伍仍主要以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構成。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學歷共4857人次,占78.49%;大專學歷為533人次,占8.61%;大專以下文化程度為102人次,占1.65%。
從年齡結構來看,圖7表明,中青年是科技成果研究人員的主體。55歲以下的科研人員5965人次,占96.39%,其中35歲以下的科研人員為1961人次,36-45歲之間的科研人員為2137人次,46-55歲之間的科研人員為1867人次,56歲以上科研人員為223人次,僅占3.6%。
從技術職稱來看,圖8表明,具備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科研人員為4882人次,達78.89%,占據了科研人員的主要比例,初級職稱者為783人次,占12.65%,其他科研人員523人次,僅占8.45%。
(八)知識產權情況
2016年度形成知識產權238件。發(fā)明專利達120項,占知識產權數的50.42%,實用新型專利105項,外觀設計專利8件,軟件著作權5項。(見圖9)
從主體劃分,企業(yè)形成知識產權153件(占知識產權數的63.86%),是專利的主要來源;獨立科研機構39件(占16.39%);大專院校35件(占14.71%);醫(yī)療機構和其他共有11件(占5.04%)。
(九)研發(fā)經費投入
470項成果的經費總投入328403萬元。如圖10所示,其中自有資金285705萬元,占總投入的87.00%;地方投入21715萬元,占6.61%;國家投入11754萬元,占3.58%;銀行貸款2200萬元,占0.67%;部門投入2658萬元,占0.81%;基金投入3809萬元,占1.16%;國外資金80萬元;其他投入482萬元。
二、應用技術成果
(一)成果屬性
365項應用技術成果中,按照成果屬性占比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屬于原始性創(chuàng)新的成果過半(占應用技術成果數的69.59%),達到254項;屬于國內二次技術開發(fā)成果80項,占21.92%;屬于國外引進消化吸收的創(chuàng)新成果31項,占8.49%。(見圖11)
(二)成果水平
365項應用技術成果中,由圖12可見,按照成果水平占比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國內領先水平114項(占31.23%),國內先進水平111項(占30.41%),未評價水平79項(占21.64%),國際先進水平37項(占10.14%),國內一般水平16項(占4.38%),國際領先水平8項(占2.19%)。
(三)所處階段
365項應用技術成果中,如圖13所示,處于成熟應用階段的成果185項,占50.68%,初期階段成果116項,中期階段成果64項。
(四)所屬高新技術領域
365項應用技術成果中,有130項屬于高新技術領域,占應用技術成果總數的35.62%。130項成果分布在10個高新技術領域內,主要體現在四大高新技術領域,按照成果數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現代農業(yè)47項(占比12.88%)、生物醫(yī)藥與醫(yī)療器械24項(占6.58%)、新能源與節(jié)能14項(占3.84%),環(huán)境保護13項(占3.56%)、電子信息10項(占2.74%)、新材料9項(占2.47%)、先進制造6項(占1.64%)、現代交通5項(占1.37%)、地球、空間與海洋2項。
(五)行業(yè)分布
365項應用技術成果行業(yè)分布較廣,體現在10個應用行業(yè)中,按產業(yè)分布進行分類統計:第一產業(yè)154項,占應用技術成果總數的42.19%;第二產業(yè)共75項,占比為20.55%;第三產業(yè)共136項,占比為37.25%。(見表3)
表3 2016年應用技術成果應用行業(yè)分布
應用行業(yè) |
項目數(項) |
所占應用技術比例(%) |
第一產業(yè) |
154 |
42.19 |
農林牧漁水業(yè) |
154 |
42.19 |
第二產業(yè) |
75 |
20.55 |
采礦業(yè) |
10 |
2.74 |
制造業(yè) |
53 |
14.52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 |
12 |
3.29 |
第三產業(yè) |
136 |
37.25 |
建筑業(yè) |
17 |
4.66 |
教育 |
1 |
0.27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è) |
7 |
1.91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è) |
11 |
3.01 |
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 |
19 |
5.21 |
衛(wèi)生和社會工作 |
81 |
22.19 |
(六)應用情況
365項應用技術成果中,產業(yè)化應用成果171項,占應用技術成果總數的46.85%;小批量或小范圍應用成果124項,占33.97%;正在試用的成果59項,占16.16%,未應用的成果11項,占3.01%。(見圖14)
(七)經濟效益
365項應用技術成果中,從轉化方式角度劃分,實際產生經濟效益的成果69項,自我轉化總收入2672529萬元,凈利潤672993萬元,實交稅金270696萬元,節(jié)約資金43815萬元,出口創(chuàng)匯7558萬元;合作轉化收入88462萬元,其中技術入股股權折價20653萬元;產生技術轉讓予許可收入609萬元。
三、基礎理論成果
2016年登記的470項科技成果中,基礎理論成果80項,占總數的17.02%,較上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從成果來源統計顯示:課題來源仍以地方計劃為主,共49項(占62.5%),自選項目次之,共18項(占22.5%),國家科技計劃4項,部門計劃2項,其他廳局計劃項目6項,國際合作1項。從成果水平看:成果水平達到國際領先5項,國際先進14項,國內領先39項、國內先進22項,國內領先以上水平共58項,占基礎理論成果的72.5%,總體水平較高。
四、軟科學成果
2016年登記的470項科技成果中,軟科學成果25項,占總數的5.32%,較上年增長明顯。從成果來源統計顯示:地方計劃11項、自選課題6項、橫向委托4項、其他廳局計劃項目3項、國家計劃1項;從成果水平統計顯示:國內領先8項,國內先進5項,未評價12項。
五、科技成果統計分析
2016年度登記的470項科技成果經統計整理,呈以下幾個特點:
(一)2016年470項科技成果,應用技術成果365項,占77.66%;基礎理論成果80項,占17.02%;軟科學成果25項,占5.32%。從來源上看,地方計劃仍然為主要來源,達到35.11%,其他廳局計劃成果總數明顯升高,達到30.00%,自選課題成果增長不明顯。470項成果中,達到國內領先及以上水平的共225項,達47.87%,較上年下降;形成知識產權238件,其中企業(yè)依然為專利創(chuàng)造主力軍。今后仍需加強成果管理及科技計劃立項管理的結合,鼓勵自主創(chuàng)新、自主選題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提高自選課題成果數量和質量,提高科研主體的創(chuàng)新能力,逐步縮小與發(fā)達省份科研水平的差距。
(二)2016年應用技術成果共365項,其中,產業(yè)化應用成果171項(應用技術成果總數的46.85%),小批量或小范圍應用成果124項(33.97%),正在試用的成果59項(16.16%),未應用的成果11項(3.01%),可見產業(yè)化應用水平與國家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今后仍需加強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創(chuàng)新資源優(yōu)勢,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相關優(yōu)秀技術成果的轉化,進一步提高產業(yè)化應用水平。從行業(yè)分布看,第一產業(yè)成果占比最高(42.19%),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成果占比較去年變化不明顯。但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第二產業(yè)中,采礦業(yè)成果大幅降低,較上年下降了58.33%,制造業(yè)成果數量增長明顯,較上年增長了70.96%;第三產業(yè)中,建筑業(yè)以及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成果均大幅增長。反映出我省經濟結構轉型和生態(tài)保護政策導向初見成效。
(三)2016年登記的470項成果,研發(fā)經費投入共32.84億元,較上年增長24.40%。365項應用技術成果中,產生經濟效益的成果69項,自我轉化總收入267.25億元,合作轉化轉化收入8.85億元,技術轉讓與許可收入609萬元。其中,節(jié)約資金4.38億元,較上年增長了2.7倍,出口創(chuàng)匯0.76億元,出口創(chuàng)匯較上年增長了18.4倍,反映出企業(yè)發(fā)展意識的轉變,節(jié)能減排和出口海外成企業(yè)新的增長點。今后仍需加強向綠色循環(huán)經濟方向轉變的政策導向,推動我省綠色經濟、循環(huán)經濟的良性發(fā)展。
青海省科技成果管理辦公室
2016年12月
微信公眾號
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