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洪澇區域水利施工遠程智能監控平臺
成果概況
成果類別: | 應用技術 | 體現形式: | 企業標準 | 課題來源: | 國家科技計劃 |
起止時間: | 2012.07 至2014.06 | 研究形式: | 與企業合作 | 所處階段: | 初期階段 |
成果屬性: | 原始性創新 |
成果簡介
一、項目的主要研發內容概括為“構建一個中心,面向三類用戶,實施五大支撐系統建設”,其中一個中心指的是水利工程安全施工數據中心,具體分解為系統管理數據庫、工程基礎信息數據庫、施工現場監測數據庫和施工管理數據庫,滿足水利工程各相關單位全方位獲取施工質量、進度以及現場安全信息的需求。五大支撐系統包括:
1、基于無線傳感網絡的平臺支撐系統:該系統的主要工作在于無線傳感網絡的部署和優化,具體包括選擇傳感器件并開展節點設計適應性研究、根據施工進展動態調整監測節點并確定不同的無線接入方式等。
2、施工現場監測信息采集及優化系統:包括無線傳感信息采集、轉換和優化、施工現場視頻信息的采集和傳輸、手機終端圖文信息的采集和存儲。
3、施工全過程精準管理與遠程信息服務系統:包括施工進度管理、基于預警機制的施工安全管理、施工過程采樣信息RFID封樣信息管理。
4、施工應急聯動指揮系統:研究如何達到應用視頻和 GIS系統的無縫集成,監控預警事件的當前位置動態,并將聯動指揮系統與 GIS功能結合,提升了救援策略的有效性和救援響應速度。
5、數據歸集交換系統:該系統的研究重心是設計數據接口,約束所有進入平臺的信息都要符合規范,除了施工標準數據外,包括圖紙、視頻、文檔等都要按照一定的格式進入數據中心。這種機制的實現保證了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也使平臺具有了一定的擴展性,為將來接入省級行業平臺甚至于構建省一級的公共安全監測網絡創造了條件。
二、主要關鍵技術:
1、動態無線組網技術,關鍵解決兩個問題:
(1)野外施工覆蓋地理面積廣,單個組網控制方式成本高;
(2)露天作業對節點的電源使用時間提出的較高要求。
2、移動物體的室內定位和跟蹤技術:國內在該技術領域的研究目前相對薄弱,也屬于物聯網產業關鍵共性問題。課題組將這一難關作為本次項目重點科研對象,目前的思路是采用超寬帶技術,輔以TOA算法實現室內精確定位。
3、GIS數據融合技術:利用這一技術,將各項水利信息、資源狀況、社會經濟、工程格局等要素數字化,按照統一的地理空間位置,把多類型、多時相、多分辨率的圖形、圖像、文本、視頻、音頻信息有機地集成和組織起來,建立起立體多維的空間水利施工管理系統。
三、項目的主要創新點
1、管理模式的創新:在信息技術支撐的基礎上,規范了施工安全管理流程,同時轉變管理方式
(1)變粗放式管理為精確化管理:應用系統中各項質量、進度、投資指標的分級查詢統計分析,細化管理粒度,詳細掌握工程現狀,實現精確化管理;
(2)變事后監察為事前和事中監察:將施工前期準備和過程管理的情況以及安全隱患及時展現給管理者,做到事前預防,事中監控,防患于未然。
(3)變靜態管理為動態即時管理:通過網絡及時完成業務數據的傳遞及信息交流,從而將管理者的決策和指令及時傳達到執行者,指導業務開展,實現動態及時管理。
(4)變分散管理為協同管理:通過工程安全施工數據中心,施工各方實施協同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節約工程管理成本。
2、應用和集成上的創新:平臺是物聯網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的一項應用,填補了國內在安全施工監控領域的一項應用空白,同時集成了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結合視頻監控技術實現了立體的安全施工信息管理系統,這種系統集成上也是一種創新。
3、技術上的創新:項目的總體思路是“突破專項技術研究,適應浙南水利施工環境特點,實現系統集成創新,建立精準管理規范”,其中技術創新具體見關鍵技術部分。
應用前景
主要應用行業: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知識產權形式: | |
應用狀態: | 產業化應用 | 擬轉化方式: |
單位概況
完成單位: | 溫州大學 | ||||
單位地址: | 浙江省溫州市茶山高教園區 | ||||
單位電話: | 0577-86598000 |
聯系方式
聯系人: | 管麗麗 | 聯系人電話: | 0577-86596059 | 聯系人Email: | guanlili@wzu.edu.cn |
微信公眾號
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