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損傷動物模型及患者凝血纖溶狀況的研究
成果概況
成果類別: | 應用技術 | 體現形式: | 其他應用技術 | 課題來源: | 地方基金 |
起止時間: | 2009.04 至2014.10 | 研究形式: | 獨立研究 | 所處階段: | 初期階段 |
成果屬性: | 原始性創新 |
成果簡介
1、國內外研究現狀(立項背景):
急性肺損傷(ALI)是病死率很高的危重癥之一。目前認為凝血和纖溶紊亂在急性肺損傷的發生和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早期促凝機制增強,纖溶過程受到抑制,引起廣泛血栓形成和纖維蛋白的大量沉積。已有國內外的研究顯示組織因子(TF)、蛋白C(PC)、纖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1(PAI-1)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參與了支氣管肺泡內的凝血及纖溶過程,但臨床病例的檢測多局限于血漿標本中。有國外稱ALI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相關因子的檢測與患者的病情及預后存在更加直接的聯系。因此本研究擬探索ALI患者BALF中相關因子與患者的病情及預后的聯系,進而指導臨床治療。
2、主要技術路線:
動物實驗:大鼠96只隨即分為4組→對照組尾靜脈注入生理鹽水;油酸組注入油酸;丹參組注入油酸+丹參;尿激酶組注入油酸+尿激酶→各組隨機分3部分,分別于6、24、48h留取血標本及BALF做相關檢測→處死大鼠觀察肺病變。
臨床研究:ALI患者確診24小時內留取血標本及BALF;對照組為正常體檢人群→檢測相關指標→統計分析相關指標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患者預后的相關性。
動物實驗+臨床研究→得出指標與病情的關系及藥物的治療作用。
3、創新點:
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認為凝血和纖溶紊亂參與了急性肺損傷的病程,但相關實驗多局限于動物及臨床血漿標本的檢測。本實驗首次通過動物實驗結合臨床研究的方式檢測BALF中PC、VEGF、PAI-1抗原含量及PC活性,并針對凝血纖溶途徑進行干預。最終得出BALF中VEGF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呈負相關,PAI-1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呈正相關。在臨床ALI/ARDS患者中合理應用抗凝及溶栓藥物可能對患者預后產生積極作用。
4、努力方向:
本實驗目前還處于初步研究階段,抗凝、溶栓藥物的使用也只局限在動物研究中,還未能在臨床上實現。另外,由于臨床中很多ALI/ARDS患者是外傷所致,對這部分患者,如何應用抗凝、溶栓藥物可以取得最好的治療作用,同時最大程度避免出血的風險,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應用前景
主要應用行業: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知識產權形式: | |
應用狀態: | 產業化應用 | 擬轉化方式: |
單位概況
完成單位: |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 ||||
單位地址: | 天津市南開區復康路24號 | ||||
單位電話: | 022-23626600 |
聯系方式
聯系人: | 高韋 | 聯系人電話: | 022-23626135 | 聯系人Email: | abcd6135@126.com |
微信公眾號
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