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國科技成果統計年度報告——地方科技成果
1.成果總量構成
地方科技成果總量增長。2009年,由地方登記的科技成果共30795項,增長11.36%,占全國登記總數的79.60%。
地方科技成果登記中區域差異顯著,東部地區和環渤海經濟地帶成果登記數量遙遙領先于其他地區。在地方登記成果中,東部地區的成果共有18816項,占地方登記成果總數的61.10%;中部地區7069項,占地方登記成果的22.96%;西部地區4910項,占15.94%(見圖1-17)。
幾大重點經濟地帶:2009年長三角經濟地帶登記成果比例明顯增長,共登記成果6826項,占地方登記成果總數的22.17%,比上年提高7.67個百分點;環渤海經濟地帶登記成果10246項,占地方登記成果總數的33.27%,比上年下降2.98個百分點;珠三角經濟地帶共登記成果1492項,占地方登記成果總數的4.84%,近三年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東北地區共登記成果2887項,占地方登記成果總數的9.37%,比上年下降1.44個百分點(見表1-18)。
地方科技成果評價方式仍以鑒定為主,但鑒定成果的比例略有下降。在30795項地方科技成果中,鑒定成果19195項,占62.33%,比上年下降2.6個百分點;驗收成果5946項,占19.31%,比上年增長2.02個百分點(見圖1-18)。
2.成果來源
成果來源以自選課題和地方計劃項目為主。據2009年地方登記成果統計,自選課題和地方計劃兩類成果分別占地方登記成果總數的32.59%和30.10%,比上年略有增長;其他成果來源中,部門計劃項目占7.49%,國家計劃項目占6.64%(見圖1-19)。
東、中、西部地區自選課題和地方計劃項目合計分別占各地區登記成果總量的60.23%、65.53%和68.19%,比上年分別下降0.55、提高2.33和提高12.89個百分點;東、中、西部地區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成果比例分別占各地區登記成果總量的7.18%、5.25%和6.58%,比上年分別提高0.11、下降1.22和下降1.07個百分點(詳見附表5)。
從幾個主要經濟地帶看,珠三角經濟地帶和環渤海經濟地帶自選課題比例相對較高,分別占各經濟地帶登記成果總量的44.45%和35.37%;長三角和東北經濟地帶地方計劃比例相對較高,分別占各經濟地帶登記成果總量的37.11%和37.04%(詳見附表6)。
3.成果所處階段
成熟應用階段成果達七成以上。據對地方應用技術成果進行的分類統計,在27318項應用技術成果中,處于大規模、大范圍應用階段的科技成果為20142項,占全部地方應用技術成果的73.73%,比上年提高2.07個百分點。
從東、中、西部地區看,2009年成熟應用階段成果比例最高的是西部地區,達到76.88%;東部地區成熟應用階段成果比例為74.13%;中部地區成熟應用階段的成果比例相對最低,為70.53%。與去年相比,提高相對顯著的是東部地區,比例增加2.86個百分點(見表1-19)。
從主要經濟地帶看,各經濟地帶的成熟應用階段的應用技術成果比例最高的是珠三角經濟地帶,與上年相比提高了1.8個百分點,達到79.06%;成熟應用階段的應用技術成果比例最低的是東北地區,為65.82%(見表1-20)。
4.成果評價水平
2009年,地方成果評價水平與上年相比有所提高,國內領先水平以上的應用技術成果比例為79.39%,比上年提高0.54個百分點
2009年,在地方的應用技術成果中,國內領先水平成果占地方登記應用技術成果總數的53.14%,國際先進和國內先進水平的成果所占比例分別為19.87%和16.90%,國際領先和國內一般水平的成果分別占地方應用技術成果總量的6.38%和3.71%。
從東、中、西部看,東部地區的應用技術成果評價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應用技術成果評價水平相對較低。東部地區國際先進水平以上的成果占該地區應用技術成果總數的28.82%,中部地區占24.96%,西部地區占17.84%;國內領先水平以上的成果比重,東部地區為83.38%,中部地區為78.47%,西部地區為64.72%(見表1-21)。
從幾個主要經濟地帶看,2009年登記的應用技術成果中,環渤海和長三角經濟地帶的成果評價水平相對較高,國內領先水平以上的成果比例達到八成以上;長三角和東北經濟地帶成果評價水平與上年相比下降明顯,國際先進水平以上的科技成果比例比上年分別下降6.21和3.8個百分點(見表1-22)。
5.成果分布
(1)高新技術領域分布
地方應用技術成果仍然主要分布在四大高新技術領域,依次是: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比重為27.63%),農業(比重為16.18%),光機電一體化(比重為13.58%),新材料(比重為12.21%),四大高新技術領域合計達69.60%(見圖1-20)。
從東、中、西部地區看,普遍以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類高新技術成果最多,東、中、西部比例分別為27.45%、27.78%和28.17%。另外,中部和西部地區還偏重農業,分別占21.36%和24.38%。
從幾個主要經濟地帶看,環渤海經濟地帶偏重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34.20%),農業(12.28%),光機電一體化(11.04%)和新材料(10.92%);長三角地區偏重光機電一體化(23.07%),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20.42%),新材料(17.63%)和農業(11.37%);珠三角地區偏重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20.38%),電子信息(18.55%),光機電一體化(12.07%),新材料(11.99%),軟件(11.83%)和農業(11.27%);東北地區偏重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28.70%),農業(25.12%),光機電一體化(11.02%)和新材料(10.73%)(見表1-23)。
(2)自然、生態和環境分布
2009年地方登記的高新技術成果中,自然、生態和環境領域的高新技術成果占42.99%,比上年下降1.44個百分點。
從東、中、西部看,西部地區的自然、生態和環境領域的高新技術成果比例最高,達到45.17%,東部和中部分別為42.69%和42.36%(詳見附表7)。
從幾個主要經濟地帶看,環渤海地區的自然、生態和環境領域的高新技術比例最高,達51.56%,其次為東北地區(43.13%)、長三角地區(33.91%)、珠三角地區(33.49%)(詳見附表8)。
(3)經濟、社會領域分布和產業分布
2009年地方應用技術成果在經濟領域的分布與上年相比有所提高,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分布比例分別為64.38%和35.62%(見圖1-21)。
對地方的應用技術成果按應用行業進行分類統計,第三產業的比例最高,達到46.45%,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比例分別為16.79%和36.76%。
按東、中、西部地區統計,第一產業在三個地區的分布比例分別是13.05%、21.94%、24.03%,與上年相比變化不大,中部和西部地區較為偏重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的比例分別是38.03%、36.02%、32.86%,東部和中部地區較為偏重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比例分別是48.92%、42.04%、43.11%,東部地區較為偏重第三產業。
從幾個主要經濟地帶看,環渤海經濟地帶第三產業的比重相對最高,達到52.38%;長三角經濟地帶第二產業的比重相對最高,達到43.99%;東北地區相對偏重第一產業,比例為28.73%。
從社會、經濟領域看,四大經濟地帶2009年登記成果在經濟領域的分布依次是:環渤海56.54%、長三角68.74%、珠三角72.10%和東北69.41%。